發布時間:2018-05-24 點擊數:242
一、聲音的三要素------音調、響度、音色
1、音調: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音調取決于聲源振動的頻率。
物體在1秒內振動的次數叫頻率。其單位是赫茲,簡稱赫,符號為Hz。物體振動得越快,頻率越大。音調跟發聲體振動的頻率關系是: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頻率越小,音調越低。
2、響度:人耳對聲音強弱的主觀感覺稱為響度。響度跟聲源的振幅以及人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
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大距離叫振幅。實驗表明:音叉叉股、橡皮筋的振幅越大,人們聽到的聲音越大。響度與振幅的關系是: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響度還跟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系。聲音是從發聲體向四面八方傳播的,越到遠處越分散,所以人們距發聲體越遠,聽到的聲音越小。如果能夠想辦法減小聲音的分散,就可以使聲音響度更大些。如聽診器就是利用這個原理來增大響度的。
3、音色:聲音的品質稱為音色。音色主要與發聲體的材料、結構、發聲方式等因素有關。不同的發聲體發出的聲音音色一般不同。
胡琴、鋼琴、吉他、笛子等樂器發出的聲音,即使音調、響度都相同,我們也可以分辨出來,可見樂音除了音調和響度這兩個特征外,另外還有一個特征,這第三個特征叫做音色。我們能夠分辨出各種不同樂器的聲音,就是由于它們的音色不同。人的聲音的音色也因人而異,所以我們閉著眼也能聽出是哪位熟人在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