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dphvh"><span id="dphvh"><ruby id="dphvh"></ruby></span></pre>

        <del id="dphvh"></del>
            <meter id="dphvh"><span id="dphvh"></span></meter>

            <ins id="dphvh"><noframes id="dphvh"><font id="dphvh"></font>
              <dl id="dphvh"><sub id="dphvh"><ins id="dphvh"></ins></sub></dl>

              <ol id="dphvh"><font id="dphvh"></font></ol>
                <i id="dphvh"><noframes id="dphvh">

                          <address id="dphvh"><address id="dphvh"></address></address>
                          <video id="dphvh"></video>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支持 >> 音響設備知識
                          專業音響設計必須具備的基礎知識

                          發布時間:2018-05-18 點擊數:277

                          一、 音響的含義

                          音響,在 97 年之前還沒有人對音響一詞作出比較全面、規范的解釋。日本的詞典上有音響一詞,它的解釋是:音、響、音響學、聲學的意思;近代詞典上解釋為:“音響效果、演奏效果”(又作聲音解釋);我國辭源辭海上沒有這個詞。有些小詞典上也解釋為“音響效果”。一般英語的 AUDIO 現在都譯為“音響”,其解釋為“音頻的、聽覺的、可聞的”,和AUDILE 的解釋大致相同。

                          我國錄音師協會對音響的含義解釋如下:音響是指經過加工修飾的、達到一定電聲指標的、滿足特定環境需要的聲響,是現代科學技術和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二、 音響調音員的定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0 年6 號令規定,國家實行先培訓后上崗的就業制度,用人單位招用該工種(職業)人員,必須從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中錄取。音響調音員工種已經在1999 年前,68 個工種必須持證上崗文件中做了強制性規定。

                          音響調音員的職業代碼為:6—19—03—05。

                          音響調音員的定義是指:歌舞廳、節目制作間及音樂文藝演出、公眾場管等場所運用專用設備,對聲源的音量、音調、音色進行調控的人員。

                          三、 音響專業的定義

                          音響專業是一種藝術加技術的專業,涉及藝術、美學、電聲學、音樂聲學、建筑聲學、心理聲學、生理聲學等多學科的邊緣學科的專業。

                          四、 音響技術的特點

                          音響和與之相關的、為其研究發展服務的學科和與之關系密切的工程技術及調音技術,都和現代和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精密加工技術、半導體技術、化工技術、冶金技術、人體工程技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同時,由于音響產品的特殊性,又要求從事音響行業的人員有一定的藝術和音樂修養,還要有雙好耳朵??梢赃@樣說,音響產品是上為數極少的、僅靠技術指標不能定其優劣的產品。從事與音響調音有關的職業也不是僅靠科學技術知識就能勝任的職業。

                          與聲音有關的一些理論是相當抽象的,而實用音響技術要求相對簡單和具體。就實用而言,要求叢業者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要有一雙好耳朵,能對聲音有一定的認識。從事音響行業的人,就是要通過自己對聲音的認識,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術,創造出大多數人都認可的好聲音,這可以說是主要的一個特點吧。

                          五、 音響系統的組成

                          為了使大家有一個形象的認識,這里把音響系統比喻成一條鏈子,稱音響鏈,如圖一所示:

                          音響系統

                          除去 EQ 和EFF 之后,整個系統將變成基本的音響系統,它也能工作。

                          音響系統

                          1、音源這條鏈的頭是各種音源,可分為三類,一是 CD 機、影碟機、卡座等,它們向調音臺提供幅度為1V 左右的線路電平信號;另一類是話筒,通過它將人聲和樂器聲轉變成電信號送入調音臺,這類信號的幅度一般都很低,只有幾個毫伏到幾十個毫伏,要用屏蔽效果好的專用信號線傳輸。第三類是電聲或電子樂器,它們直接輸出1V 左右的線路電平,在這一點上與類音源相同。

                          2、調音臺是音響鏈的核心,這是一種有若干路相同輸入單元,能同時接受多路信號的集放大、處理、混合、分配為一身的音頻處理器材,這里僅粗略地介紹一下它的作用。
                          (1)、放大:是將各種不同的信號按需要進行放大,使其達到一定的電平值。
                          (2)、處理:主要是對各種信號按需要進行比例調節和頻率均衡,即對各種信號的強弱和高、中、低音進行調節,使總的節目聽起來均衡悅耳。
                          (3)、混合:是將多路信號混合成一路或兩路,信號輸出一般要求音響的配置以兩聲道的形式為標準形式。
                          (4)、分配:在普通的擴音系統中,主要是按需要把未經混合的某一路或幾路信號取一部分送入別的音頻處理器材進行處理,或者將已混合的信號分出一路或幾路作其它用。(例如錄音、返聽、輔助、監聽)

                          3、房間均衡器也叫圖形均衡器。它的作用是改善音響系統自身的頻率響應,以適應廳堂的建聲特點,使系統能穩定的工作,并在廳堂里取得較好的音響效果。

                          4、功率放大器 它是把來自前級的線路信號進行功率放大(高電壓約數十伏,大電流約數安培),將音頻信號饋入揚聲器(即音箱)。

                          5、音箱是音響鏈的后一個環節,它是一個換能設備,將電信號轉變成揚聲器振膜的振動,從而使人耳聽到響亮的聲音。

                          6、效果器在普通的專業音響系統中的作用是美化聲音,主要是人聲。由于調音臺具有信號分配功能,調音師可以將欲美化的聲音在混合之前取一些出來通過專門的接口送往效果器,效果器對這個聲音進行處理后又將它通過調音臺上專門的接口回送并與調音臺總輸出信號混合,這樣音箱就播放了含有經過處理的信號。對人聲來說,主要是混響效果信號。這種人工效果可以對進入調音臺的任何一路或多路信號進行處理,十分靈活。

                          以上就完成了對一個簡單,但又實用的專業音響系統的介紹,任何大的或復雜的系統,都是在這樣的系統中派生出來的。例如,下面是典型歌舞廳音響系統的組成圖:

                          音響系統

                          總結

                          下面我們再來歸納一下聲音的走向:

                          各種強弱不等的聲音信號進入調音臺以后,得到不同程度的放大,放大后的聲音信號經過調音師的處理各自以適當的強度進行混合,混合后的信號再加上效果器送來的效果信號就成為調音臺輸出的總信號,總信號進入房間均衡器后進行了一次加工(這次加工的依據是音響系統所處廳堂的建聲特點),然后由功放將信號進行放大,后推動音箱發聲。需要強調,效果器自身并不產生信號,而是由調音臺向它提供所需的激勵信號,至于什么信號需要美化,由調音師決定。

                          聲學基本知識和專業名詞

                          1、聲音的產生: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引起空氣的波動,傳到耳膜,經過聽覺神經聽到聲音。
                          聲源:發生聲音的振動源叫作聲源。
                          聲波:由聲源引起媒質的振動形成聲波。
                          聲場:聲波傳播的空間叫作聲場。
                          聲音在空氣中是以一疏一密的縱波傳播的。為什么叫“縱波”,因為它進行方向和傳播方向一致。

                          2、聲速與波長

                          聲波在單位時間內傳播的距離稱為聲速,常用符號“C”表示,單位是米/秒(M/S)。一般來說聲速只和傳播媒質及其狀態有關,在標準大氣壓下和溫度為20°C 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4 米/秒;15°C 時為340 米/秒,工程計算一般取344 米/秒(因為溫度和濕度對聲速影響比較大,溫度每增加1°C,聲速增加2 英尺)。如果聲波在水中傳播,聲速約為1485 米/秒,在海水中1500 米/秒,在木材中為3320 米/秒,在鋼材中則為5000 米/秒。

                          聲速在室內聲學設計和擴聲技術中應用很多,一般以毫秒計算,即千分之一秒,1S/1000,簡寫MS。

                          聲波振動一周所傳播的距離為波長,常用符號“λ”表示,單位是米(M)。聲波的波長與聲速和頻率的關早期反射聲都控制在50MS 以內,在常溫下50MS 所傳播的距離為340M 0.05=17M,要記牢這個數值,它是一個界限,50MS 以內的早期反射聲,有助于加強直達聲。超過50MS 的反射聲會影響清晰度。系如下:

                          λ=C/f f 為頻率

                          由此可見,相同條件下,頻率越高,波長越短。例如,常溫空氣中,頻率為20HZ 聲波的波長為17.20米,頻率為5 千赫的聲波波長為0.0688 米。

                          3、反射、折射和透射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墻壁等障礙物時,一部分聲波在分界面處將改變傳播方向返回到原來的媒質中去,而另一部分聲波則以新的傳播方向進入到新的媒質中去,并在新的媒質中繼續向前傳播。這種就是聲波的反射和折射現象。聲波的反射和折射同樣滿足反射和折射定理,聲波在室內的的多次反射是形成混響的主要原因。

                          聲透射則是指聲波在多層媒質中傳播經歷了分界面的多次折射后,透過中間各層到達后一種媒質的現象。

                          4、聲波的衍射和散射

                          聲波遇到墻壁或其它障礙物時還會在邊角上沿著物體的邊緣而“彎曲”傳播,這種現象被稱為聲繞射(或聲衍射)。研究表明,衍射的程度取決于聲波的波長與障礙物線度的相對大小,即波長對障礙物線度的比值越大,衍射愈強,反之亦然。如果障礙物的線度比波長大許多,雖然還有衍射現象,但是在障礙物的邊緣附近將形成一個明顯的沒有聲波的區域(聲影區)。通常認為物體線度小于λ~5λ時,入射聲波基本上會繞過物體;相當于5λ~10λ時還有一些繞射;接近于30λ時,幾乎完全被遮擋。

                          圖1、1、1 所示的幾個例子可以幫我們了解聲繞射出現的一些情況。

                           聲波的繞射現象
                          圖 1、1、1 聲波的繞射現象

                          圖 1、1、1 中,障礙物好比是卡拉OK 廳中的一根柱子,會在它后面的客人的視線完全被柱子所遮擋,但仍然可以聽到來自舞臺上的大部分聲音。這是因為波長隨頻率高低而有很大的差異,只有那些頻率較高,波長比柱敢直徑小很多的聲波,才會在柱子后面形成聲影區。例如,坐標在直徑1 米的圓柱后面,對于1700赫(λ=0.2 米)以上的高頻聲波有明顯的遮擋作用。至于大部分頻率較低,波長與柱子直徑接近或大得多的聲波,由于聲繞射現象的存在,柱子幾乎不起遮擋作用。

                          另一方面,利用柱面反射聲音,只有聲波長小于或者接近柱子直徑的聲波,才會被有效地反射。例如,要使200 赫以上頻率的聲波有效地反射,柱面的尺度至少要1.7 米左右。當然,柱面對聲音的反射程度和它的表面有關,但這里只談尺度關系。

                          圖 1、1、1 中,障礙物好比一座高大的圍墻,對于波長比圍墻尺寸小得多的聲音,能夠產生明顯的聲影區。當然墻邊上還會出現一些繞射現象,但只限于局部范圍。

                          和上面情況成對照的是,當聲波通過一個洞孔時往往會產生明顯的衍射現象,洞口好象是一個新的點聲源,如圖1、1、1 所示,這是由于聲波波長比洞孔尺寸大得多的緣故。便是光的波長則要比洞孔尺寸小得多,所以光通過洞孔時是一束光線。當然如果聲波的頻率很高,在通過洞孔時也會出現類似于光束的聲束,它帶有很強的方向性,如圖1、1、1 所示。

                          聲波在傳播路徑上遇到線度比其波長甚的障礙物時就會產生散射。在有障礙物的聲場中,散射的強弱與障礙物的線度對波長的比值有關。障礙物越大,或波長越短,則散射越強。散射與衍射在本質上是一回事,衍射是指一束聲波會繞到物體背面的現象,而散射是指波束方向會在物體表面散亂。散射對于保證聲場的均勻有重要的作用。

                          5、聲波干涉

                          兩個頻率相同、振動方向相同且步調一致的聲源發出的聲波相互迭加時就會出現干涉現象。如果它們的相位相同,兩聲波迭加后其聲壓加強,反之,如果它們的相位相反,兩聲波迭加后便會相互減弱,甚至完全抵消。由于聲波的干涉作用,常使空間的聲場出現固定的分布,形成波腹和波節,即出現我們通常所說的駐波。

                          造成聲波干涉的條件是經??梢杂龅降?,我們不妨以兩只揚聲器播放同頻率聲音的情況為例來說明:

                          (1) 當兩只揚聲器在同相位狀態下振動發聲時,由于等距關系,聲波到達兩揚聲器之間中軸線上的各點時總是處在同相位狀態,于是來自兩只揚聲器的聲波在該處相互加強。

                          (2) 當兩只揚聲器在反相位狀態下振動發聲時,情況正好相反,聲波到達兩揚聲器之間中軸線上的各點時總是處在反相位狀態,于是來自兩只揚聲器的聲波在該處相互抵消,導致兩只揚聲器還不如一只揚聲器響的奇怪現象。

                          這就告訴我們,連接音箱和功放時一定要保持它們正負極性的一致,否則就會出現上面的第二種情況。

                          當然,對于立體聲系統而言這樣的結果往往還會導致聲像定位不準,即聲源“飄忽”的感覺。

                          在廳堂內由于墻壁反射也會出現聲波的干涉現象,例如,從聲源發出的直射波和來自墻壁或平頂的反射波在空間各點要相互干涉。如果它們是績音信號,這種干涉現象必然會引起空間各點聲場的很大差異,有些地方聲波會加強,有些地方聲波會減弱,甚至完全抵消而成“死點”。好在語言和音樂是由許多頻率組成的復合聲,可以有“此起彼伏”,“填平補齊”的效果,使干涉效應不太明顯。但是,由于不同頻率信號所產生的干涉效果不同,即某些頻率的信號是相互加強的,而另一些頻率的信號是相互減弱的,所以常常導致房間傳輸特性的不均勻。

                          大中型卡拉 OK 尺寸一般比低頻聲的波長還要大許多,形狀也往往不規則,而且廳內又還有許多門窗等形狀不規則的物體,這些都會“打亂”和“破壞”引起干涉的條件,因而干涉現象也步不那么嚴重了。

                          6、語言和音樂的特性

                          語言和音樂都是由頻率不同、強度不等的許多聲音分量組成的,它們在發聲過程中不斷地變化著。歌聲和音樂都包含了許多分音(諧波),分音強度的相對關系確定了音色。而樂音的音調則是由這種復音中頻率低的基音所確定的。此外,描述一個樂音還要有另外一些量,例如顫音、持續時間以及音的建立過程和衰變,它們反映了樂音的瞬態特性。

                          語言的頻率范圍比較窄,其基音頻率在130~350 赫范圍內,但其分音以及一些非周性諧分量的頻率可達8千赫。歌聲的基頻范圍較寬,從80 赫到11 千赫。在聲音中分成五個聲部,即男低音、男中音、男高音、女低音和女高音;它們的基頻范圍分別為82~294 赫(E2 ~ D4)、110~392 赫(A2 ~ G4)、147~523 赫(D3~ C5)、196~698 赫(G3 ~ F5)和262~1047 赫(C4 ~ C6)。在樂器中管風琴具有寬的基音范圍,約從16赫延伸到9 千赫。其次是鋼琴,它的基音范圍為27。5~4136 赫。有些樂器,特別是打擊樂器能產生更高頻率的聲音,其余大部分樂器則在16~4 千赫范圍內,但是在低頻端下限實際為30 赫,更低的器樂聲是很少遇到的。民族樂器的基音范圍大約在100~2 千赫之間。因為所有的樂器都要產生高次諧波,所以音樂中有用的頻率范圍大約可以擴展到15 千~20 千赫。此外還應注意,對于音樂而言幾乎所有的頻率范圍都同樣重要,重放音樂時不能抑制或忽略某些頻率范圍。對于音樂重放,一般認為與音質有關的頻率范圍是50~10千赫,而重要的是100~5 千赫。

                          由于語言和音樂的大小都是隨時變化的,為了描述語言和音樂的瞬時變化范圍,我們引入了動態范圍這一概念。所謂動態范圍就是指聲源發聲的強值與弱值之間的幅度差。它是聲源的重要特色之一。

                          聽覺的基本特性

                          所謂聽覺就是人們對聲音的主觀反應。我們知道,任何復雜的聲音都可以用聲音的三個物理量來描述:幅度(聲強或聲壓)、頻率和相位。但對于人耳的感覺來說,聲音是用另外三個量來描述的,即響度、音調和音色,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聲音三要素”。此外,人耳還能分辨出聲音的方向和到達人耳的距離等。

                          一、響度

                          聲音的響度與聲波的振幅(聲壓)有關,對于同一頻率的信號而言,聲壓越大,響度也越大。但是人耳對不同頻率的聲音的響度感覺(靈敏度)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對于頻率不同而聲壓相同的聲音,會感覺到不同的響度。在3 ~ 4 千赫頻率范圍內的聲音容易被感覺(靈敏度較高),而較低或較高頻率范圍內的聲音就不容易被感覺。描述等響度條件下聲壓級與頻率的關系曲線稱為等響度曲線。

                          正常人耳的等響曲線

                          圖中橫坐標表示不同頻率的純音信號,單位是赫茲(赫);縱坐標表示相應聲波的振幅大?。晧杭墸?,單位是分貝(dB);圖中的曲線就是等響度曲線,單位是方響(PHONO)。在同一條等響度曲線上的不同
                          頻率、不同聲壓級的純音信號,給人的響度感覺是一樣的。例如:50 分貝/100 赫的純音和40 分貝/1 千赫的純音等響,因為兩者位于同一條等響曲線上,也就是說要想讓100 赫的低音和40 分貝/1 千赫的中音聽
                          起來一樣響,就必須讓100 赫的信號比1 千赫大10 分貝。從圖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簡單的結論:

                          1、人耳對不同頻率聲音的靈敏度是不一樣的。具體來講,對于 3 ~ 4 千赫聲音的靈敏度較高,隨著頻率向3 ~ 4 千赫兩端升高和降低,總的趨勢是靈敏度降低。

                          2、人耳對不同頻率聲音的靈敏度還與聲壓的大小有關,隨著聲壓的降低,人耳對低頻和高頻的靈敏度都要降低,特別是對低頻聲更為明顯。這就是為什么當我們將音量開得較?。丛诘吐晧杭壡闆r下)時,即使節目中已有較多低音成份,但聽起來仍感到低音不足,一旦把音量開大(聲壓級大致在80 分貝以上),就會感到低音比較豐富的道理。

                          由等響曲線可知,若聲音以低于原始聲(錄音時)的聲壓級重放,由需要通過均衡器來提升低音和高音以保證原有的音色平衡。例如一個樂隊演奏,假如低頻聲和高頻聲都以100 分貝左右錄音,因為這時的等響度曲線差不多是平直的,所以低音和高音聽起來有差不多的響度。如果重放時的聲壓級較低,例如50分貝,這時50 赫的聲音剛剛能聽到,而1 千赫的聲音聽起來卻有50 方響,其它不同頻率的聲音都有不同的響度級,因此聽起來就感覺到低頻聲和高頻聲都損失了,也就是原來的音色已經改變了。這時要想讓50赫的聲音聽起來與1 千赫的聲音有大致相同的響度,必須將其提升20 分貝左右。由此可見,等響度曲線是我們使用均衡器的重要依據之一。

                          二、音調

                          音調又稱音高,是人耳對聲音調子高低的主觀評價尺度。音調的高低主要決定于頻率,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但是音調和振幅的大小也有一定的關系。

                          人耳對音調變化的感受不是線性關系,而是對數關系。也就是說,音調感覺是由于頻率的相對變化而形成的,即不論原來頻率是多少,相同倍數的頻率變化對人耳總是產生相同音調變化的感覺。例如把頻率增加一倍,比如從100 赫變為200 赫或從1 千赫變為2 千赫,音調變化在聽覺感受上都是一樣的,即提高了所謂的“八度音”,又稱為“倍頻程”。正是因為音調變化和頻率相對變化的對數(或倍數)成正比,所以在表示頻率的曲線圖中,頻率坐標常采用對數尺度,圖形均衡器中的中心常按“1/2 倍頻程”或“1/3頻程”設定的原因也是如此。

                          樂器每發出一個音,這個音除具有基頻 f0 外,還有與f0 成整數倍關系的諧波。每個音的音調感覺由f0 決定,而各次諧波則決定樂音的音色。有時f0 的振幅甚至比頭幾次諧波(如f1、f2、f3…)的振幅還小些,但f0 決定音調的作用絲毫沒有減弱。

                          人耳對音調的感覺也受振幅的影響。當振幅較大時,耳膜受到較大的刺激而有變形,從而影響到神經對音調的感受。一般來說,響度增加時,人耳感到音調有所降低,頻率愈低,感到降低愈多。

                          三、音色

                          人耳除對響度和音調有明顯的辨別能力外,還能準確判斷聲音的音色。不同樂器的頻率構成大不相同,比如,小提琴和鋼琴即使演奏同樣高音的音符,人們還是能迅速分辨出哪個是鋼琴的聲音,哪個是小提琴的聲音,而不至于相互混淆。這是因為它們在演奏同一音符時基音雖然相同,但它們的諧波成分(泛音)不論是在數量上、頻率上還是強度上都是非常不同的緣故。正是由于這些諧波的不同組成,才賦予每種樂器特有的音色。音色主要和聲音的頻率結構有關。事實上,樂器的振動絕大多數都不是簡單的簡諧振動,而是由許多個不同的簡振動疊加而成的,并且這些簡諧振動的振動頻率之間滿足整倍數關系。其中,低的一個頻率稱為基頻,基頻對就應的簡諧波稱為基波,頻率是基頻整數倍的簡諧波稱為諧波,在音樂詞匯中被稱為泛音。正是由于諧波的不同組成比例,才賦于各種樂器、人聲以特有的音色。如果沒有諧波成分,單純的基音簡諧信號是沒有音樂感的。

                          在傳聲過程中,為了使聲音逼真,必須盡量保持原來的音色。如果聲音中某些頻率成份被放大或縮小,就會引起音色的變化。有時為了某種特殊的需要,利用均衡器對音色作適當的調整也是可以的。由此可見均衡器能對音色作一些必要的修飾和調整。這是均衡器使用的又一重要依據。

                          四、哈斯效應

                          哈斯在實驗中發現,如果兩個不同的聲源發出同樣的聲音,在同一時間以同樣的強度到達聽眾時,則主觀感覺是聲音來自兩個聲源之間;如果其中一個略有延時(約5 ~ 35 毫秒),聽起來兩個聲音都來自未延時聲源,延時聲源的存在對方向定位沒有影響,只是增加了響度;如果延時在35 ~ 50 毫秒之間,則延時聲源的存在可以被識別出來,但其方向仍在未延時的聲源方向;只有延時超過50 毫秒時,第二個聲源才象一個清晰的回聲一樣被聽到。由此可見,如果在50 毫秒(1/210 秒)以內出現兩個相同的聲音,一般是不能區分出來的,僅能覺察到音色和響度的變化,如果讓第二個聲音延遲50 毫秒以后再出現,而且有足夠的響度,我們就可以把它們區分出來。這種效應應用于室內擴音系統,可以在分布式揚聲器系統的聲場中,保證聽眾視覺和聽覺的一致性。

                          在廳堂內如果反射聲和直達聲的聲程差大于 17 米,而房間吸聲效果又不好,就會產生回聲,從而破壞語言的自然度和可懂度。另外,在較大的廳堂內,為了保證聲場的均勻度,往往在后場設有輔助音箱,13這時對于后排就坐的聽眾而言,如果臺口主音箱到他的距離比后場輔助音箱到他的距離大12 米(相當于來自臺口主音箱的聲音比來自后場輔助音箱的聲音延遲35 毫秒),他就會感到聲音來自后場,此時,為了保證聽眾視覺與聽覺的一致就必須給后場輔助音箱加裝延時器。還需要說明一點,就是我們上面始終是假設兩個聲源的音量相同,實際上,如果延時不超過20 ~ 30 毫秒,則可通過衰減領先聲道的音量(或增加滯后聲道的音量),來改變聲像的位置。

                          五、方向感

                          聽音時,人們都能夠用耳朵判斷出聲音方向,確定聲源所在的位置。這是因為我們有兩只耳朵(所謂“雙耳效應”),雙耳間距大約是20 厘米,來自同一聲源的聲音到達兩耳時,在時間、強度和相位等方面都
                          存在著差異,正是從這種差異里,我們完成了“聲像”的定位。

                          人耳長在頭部兩側,對于左右水平方向的方位分辨能力要比上下豎直方向的分辨能力強得多,通??梢苑直娉鏊椒较?°~ 15°的變動,但在豎直方向,有時要大于60°才能分辨出來。

                          聽覺上具有方向感這一特性,使我們在一片嘈雜的環境下有可能“全神貫注”地聽出來自某一個方向的一個比較特殊的聲音來,如果我們把一耳塞住,用單耳收聽,上述方向感就會消失,這時聽音受環境干擾嚴重,聲音含混不清。利用聽覺的方向感這一特性,要求我們在廳堂內布置揚聲器時,要盡可能地保證“視”、“聽”的方向一致,就是說要讓耳朵聽到的聲源和眼睛看到的聲源來自同一個方向。這就要求我們盡量采用“集中式”擴聲系統——將音箱集中在舞臺兩側,并使音箱在水平方向盡量靠近聲源,至于它在垂直方向位置的高低,往往影響較小。

                          這里順便提一下,什么是立體聲?所謂立體聲是指人們能聽出聲源在空間分布的一種還音方式。立體聲就是根據人的雙耳效應而發展起來,現在簡單而實用的立體聲就是雙聲道立體聲,它利用兩只音箱重放聲音,人們可以通過兩只音箱的聲音到達人耳的相對強度、時間差和相位差而聽出聲源在兩只音箱之間的分布。因此我們只要調節兩只音箱中聲音的相對強度、延時時間和相位就能改變聲像的定位。如果要想重放出聲源在整個平面上的分布就必須使用環繞立體聲,要實現環繞立體聲通常需要四個聲道,杜比立體聲就是這種立體聲的一個好代表?,F在我們用的環繞聲處理器能將普通的雙聲道立體場轉化為四聲道的環繞立體聲,其實這只是一種模擬,是一種偽環繞聲,它并不能真正重現出聲源的真實位置。必須強調的是:不要以為簡單地多裝幾只揚聲器就是立體聲,盡管這樣做有可能使聲音聽起來更加豐滿圓潤,其實之只是一種類似的混響效果。

                          此外,人耳還能根據音質的差別,分辨出聲源的距離,即人耳不僅有“定向”能力還有“定位”能力。

                          六、多普勒效應

                          當聲源與聽者彼此相對運動時,會感到某一頻率確定的聲音的音調發生變化。例如火車開過來時聽到的汽笛聲是頻率稍高音調,反之火車離開時就聽到頻率稍低的音調。這種現象稱之為多普勒(Doppler )效應。

                          當聲源以一定的速度運動而聽者靜止時,聲強(聲壓)也有類似的變化,移近的聲源在同樣距離上要比它不移動時產生的強度。移開的聲源產生的強度要小些。

                          七、噪聲對清晰度的影響

                          卡拉 OK 廳中遇到的噪聲主要有電噪聲和環境噪聲兩種類型。其中電噪聲又可以分為熱噪聲、交流噪 聲、感應噪聲和記錄媒體的本底噪聲,但是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新的數字記錄方式的出現 和大量進口性能優良的設備,電噪聲中的熱噪聲和記錄媒體的本底噪聲已經變得不太明顯,所以電噪聲主 要是由于接線中的屏蔽或接地不良引起的交流噪聲和感應噪聲,這些可以通過改進接線工藝或使用噪聲門 進行抑制。所以在這里我們著重討論環境噪聲對清晰度的影響。

                          噪聲的存在會使人們對目標聲音的聽力下降,即產生所謂的“掩蔽現象”,它不僅取決于噪聲的聲壓大小,而且與它的頻率成份和頻譜分布密切相關。簡單地說,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低頻聲,特別是在響度相當大時,會對高頻聲產生較明顯的掩蔽作用。
                          2、高頻聲對低頻聲只產生很小的掩蔽作用。
                          3、掩蔽聲與被掩蔽聲的頻率越接近,掩蔽作用越大,當它們的頻率相同時,一個聲對另一個聲的掩蔽作用達到大。

                          由此可見,低頻噪聲(例如通風機噪聲)和人聲是構成干擾的主要聲源。一般來講,卡拉OK 廳要求環境噪聲級低于30 ~ 35 分貝,這是保證清晰度的一個重要要求。

                           

                          微信咨詢
                          掃一掃,立即咨詢
                          日本卡不卡二卡三卡四卡| 1卡二卡三卡四卡|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 一卡二卡≡卡四卡视频| 一卡二卡三卡四卡五卡中文字幕| 一卡二卡三卡四卡五卡中文字幕| 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视频| 色天天躁夜夜躁天干天干| 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在线直播| 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2022| 日本卡一区二卡区三卡区| e道一卡二卡三卡免费|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一| 卡一卡二卡三在线看| 日本乱码一本二卡三卡四卡| 午夜dj在线观看神马| 色妞AV永久一区二区国产AV| 日本一卡三卡四卡国色天香| 一卡二卡三四卡高清免费|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四卡网站| 中日韩一卡2卡三卡| 1卡二卡三卡四卡| 成片一卡二卡三卡四卡观看| e道一卡二卡三卡免费| 一卡二卡三四卡免费观看| 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免费| 一卡三卡四区一卡三卡| 日本卡不卡二卡三卡四卡|